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巧妙阐释基层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形式主义则是阻碍基层减负落到实处的顽瘴痼疾,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持续推动整治形式主义,让基层减负真正落地生根。
以树实干为出发点,纠治形式主义产生的“病灶”。基层减负不仅要减轻基层干部肩上的“有形负担”,更要卸下束缚其在基层干事创业的“无形枷锁”。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与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一是要深刻认识到“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而是要更加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二是要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以实干为导向,切实解决好基层发展所需、改革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共性问题,真正干而论道、干事创业,摒弃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三是要自上而下转变观念、摒弃官僚主义作风,上级部门对基层干部既要有责任要求,也要有扶持指导,既要有督促落实,也要有以身作则,不能“上级生病、基层吃药”。
以明权责为切入点,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基层减负工作条块分割、多头施压、层层加码、权宜应付、避责执行,导致减负效能大打折扣。一是要厘清基层权责,避免“层层甩锅”,把基层干部从繁杂事务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他们才能心无旁骛地耕好“责任田”、做好“分内事”。二是要细化基层减负要求、明晰减负具体流程,构建好基层和上级部门间权责一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真正激活其想干事、能干事、肯干事的战斗力;三是要统筹减负与赋能,因地制宜制定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赋予基层干部与其工作范围相匹配的职权,推动更多社会资源、服务、管理权限向基层一线下沉。
以立规矩为落脚点,扎紧基层减负制度的“笼子”。形式主义绝非一日之寒,基层减负也绝非一日之功,基层减负若想毕其功于一役,就要扎紧基层减负制度的“笼子”,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把现有的基层成熟经验和有效举措固化下来,加强督查工作指导,压实主体责任,做好典型问题督查通报常态化,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预警、约谈提醒,严防形式主义反弹回潮。要优化考核评价制度,坚持以重实绩、重实干为导向,精简整合督查项目,持续推动精简问责、规范问责的机制,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将实绩实效和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让基层干部真正轻装上阵干事创业。(作者 朱昭)
一审:李娟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总编:刘颂阳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图集 | “娄超”燃动双峰
下载APP
分享到